5月21日,由奧迪牽手劉德華打造的“小滿篇”短視頻廣告上線多家網絡平臺,在朋友圈和短視頻平臺形成刷屏之勢。很快,短視頻博主“北大滿哥”發布視頻稱“被抄襲了過億播放的文案是什么體驗”,直指奧迪廣告文案系抄襲他的舊作。5月22日,奧迪官方微博就小滿廣告抄襲一事發布致歉聲明。同時稱,該視頻由創意代理公司提報并執行,奧迪各官方渠道將全面下架該視頻。
從朋友圈爆款,到原作者維權、奧迪下架視頻、創意代理公司致歉,只用了短短一天時間!捌噺V告神作”淪為“抄襲界天花板”,“小滿篇”視頻翻車之快,原因無他:創意方無法抵賴的“原文照搬”,疊加劉德華及奧迪的影響力,引爆了人們長久以來對抄襲行為的厭惡情緒。
一家知名企業,一位頂級藝人,一則現象級視頻廣告,最終落得一地雞毛!跋袼丶壍某u”,震驚了短視頻文案原作者,更令圍觀群眾費解:在全社會版權保護意識大幅提高的今天,一家業內小有名氣的創意公司,如此堂而皇之地照搬文案,到底是缺乏創意才“拿來主義”,還是沒有法律常識所以“復制粘貼”?
在內容消費時代,“注意力”和“流量”成為品牌爭奪的新戰場。打贏“注意力爭奪戰”,是每一家企業和內容生產者都要面對的難題。因此,好的創意為文案注入靈魂,而有靈魂的文案就稱為推廣制勝的法寶。一家知名品牌的重量級項目,卻在大手筆投資拍攝、全渠道推廣傳播的同時,忽略了最核心的文案版權,在審核環節層層失守,可以說重重敲響了知識產權保護的警鐘。
實際上,此次抄襲風波暴露的只是知產保護困境的冰山一角。大企業尚且“監管不力、審核不嚴”,更多在冰面下潛行的“縫合”“融!薄跋锤濉钡炔吝吳蛐袨,以及隱秘角落里的抄襲侵權行為,正在持續給互聯網原創內容生產者帶來巨大傷害,卻難以得到曝光和及時解決。雖然新著作權法的實施,在法律層面對互聯網原創內容起到了“保駕護航”的作用。但是揆諸現實,新型傳播模式和商業模式也帶來了新型的侵權方式,在具體的司法實踐中,被侵權者往往陷入舉證難、周期長、成本高等窘境,無力維權。
奧迪方面的響應速度算得上及時,但如果被侵權者不是具有一定影響力的“北大滿哥”,致歉還會來得這么順利嗎?可以說,互聯網原創內容保護之路道阻且長,品牌慘烈翻車給網友們留下的這些猜疑空間,只有用誠懇的致歉和持續的改進才能填滿。
能夠預見的是,若侵權屬實,那便讓道德的歸道德,法律的歸法律。奧迪形象受損,創意代理公司在業內口碑大受影響的同時,還必須承擔民事侵權責任。我們期待,各大品牌以及創意公司能夠引以為戒,在尊重原創的基礎上,合力形成圍剿抄襲行為、保護創作者積極性的共識,共同推動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水位的提升。
|